文星镇是“市级卫生集镇”、“县级卫生集镇”。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原名龙凤场,因驻地被两座形似龙和凤的山所包围而得名。1980年因重名,农业合作化时期建立过文星社,改名文星公社。后改为乡,再改为镇。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6°15' 23"~106°24' 14",北纬31°11' 32"~31°20' 01"。地处仪陇县东南部,东与永光乡接壤,南与炬光乡和营山县三星镇为邻,西邻二道镇、复兴镇,北接永乐镇、保平镇。人民政府驻龙凤社区,电话区号0817,邮政编码637667,距县城41公里。
政区沿革 清时建龙凤场。1933年置二龙区第四乡苏维埃政府。民国29年(1940)始建龙凤乡。1950年1月,设龙凤乡。1958年建龙凤人民公社。1966年更名为前锋公社。1980年改为文星公社。1983年改名为文星乡。2000年6月,改为文星镇。
政区划分 2011年末镇辖有龙家沟、天星寨、绿水河、高龙山、大石桥、寒包垭、刘家等16个村民委员会和龙凤社区。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830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01人,城镇化率21.2%。另有流动人口600人。总人口中,男性9703人,占53.01%;女性8600人,占46.99%;14岁以下2928人,占16%;15~64岁16636人,占74.5%;65岁以1739人,占9.5%;总人口中全部为汉族为主, 藏族1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7‰,死亡率3.5‰,人口自然增长率2‰。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3千米,总面积32.4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26.03平方千米,水域6.40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64.39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境内大部为丘陵,地势略为东高西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400~500米。最高点天星寨村魏家山顶海拔470米,最低点绿水村消水河出口处海拔408米。
水文 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肖水河自耸峰山村流入,由南而北,从肖家村出境,境内河道长9.9村。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砖用页岩。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洪涝平均5年3遇,最严重一次发生在2010年7月25日,洪灾涉及6个村,受灾面积2000亩,粮食减产56万公斤。
经济概况
农业 耕地面积1.31万亩,人均0.76亩,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蔬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5224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1%。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蔬菜为主,畜牧业以猪、羊、家禽为主。
工业 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2445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8%。拥有工业企业2家,职工2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0万元,比上年增长7.2%。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23个,职工43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280万元,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502万元。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599.7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28元。2011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216万元,比上年增长20%;各类贷款余额4046万元。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镇文化站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7处,各类文化专业户45户,各类图书室10个,藏书30余万册。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2所、小学1所、初中1所,在校学生共2711人,专教师111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所)1个;有床位2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12张;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护士2人。2011年完成诊疗0.7万人次。16个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3%。
体育 2011年末有中小学体育场地2个;学校和龙家沟村有部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占常住人口的20%。
广播电视 有镇广播电视网络公司1 个,现有有线电视用户0.56万户,入户率99.8%。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5户,人数194人,支出31.75万元,月人均136.39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42户,人数789人,支出63.55万元,月人均67.1元;医疗救助21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79人次,共支出28.2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6.14万元;社会福利费 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2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5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31万元,基金支出180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0.86万人,参保率85%。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境内有2 条县乡公路交汇,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62千米。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局1处,代办所16处,电信服务网点4个。信息通讯网络全覆盖,通讯便捷。
水利建设 2011年末有水库2座,山平塘135口,蓄水池23口,年蓄水量4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0.31万亩。有集中供水站 1处,卫生井230口,解决了1.3万人的安全饮用水问题。
镇区市政建设
公共交通 2001年建成文星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15班次,日均客量250余人次。
给排水 2007年建成文星自来水厂,年供水25万立方米。
供电 有供电服务所1个。通电率100%,年用电量56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98%,供电可靠率99.92%。
供气 2006年接通天然气管道,2011年末天然气用户340户。
园林绿化 2011年末镇驻地有花坛10个,绿化面积150平方米。
(撰稿:余荣昌,初审:刘俊才,复审:张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