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新媒体矩阵
首页>走进仪陇>两德文化>张思德精神

张思德:为人民服务重于泰山(上)

发布时间:2020-07-14 17:03:19
来源:延安日报

张思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的普通一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和新中国成立后的雷锋一样,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标杆。在12年的革命历程中,张思德当过战斗员、通信兵、警卫员,干过班长,打过仗,搞过勤务,参加过大生产运动,开过荒,烧过木炭,始终忠诚于党的革命事业、忠实为人民服务。


  1915年4月,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六合场韩家湾一个穷苦的佃农家里,因为生在谷雨季节,就被取名“谷娃子”。谷娃子生下才几个月,母亲就病逝了。临终前,她把谷娃子托给了他的叔叔张行忠和婶娘刘光友收养,后来又正式过继给叔婶,成了他们的养子。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谷娃子是吃着“百家饭”成长的,因此家人给他正式起名“思德”,寓意是感恩,记着乡亲们的恩德。穷人的孩子懂事早。张思德很小就跟随家人下地干活了。娘上坡种豆,他跟在后边点种;爹下田割谷,他跟在后边捡穗;家里缺少吃的,他自己去挖野菜,苦了、累了、疼了、饿了也从不多叫一声。七八岁,正是上学念书的年纪,可他却成了割草、挖菜、捡柴的劳力。到了12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牛、割草,还常受地主家人欺压。尽管养父母终日辛苦,一家人仍然难得吃上几顿饱饭。年少的张思德尝尽人间酸甜苦辣,受尽压迫剥削。苦难锻炼了他勇敢斗争的精神,也培养了他深厚的群众感情。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转战来到四川。1933年初秋,红军解放了仪陇县,在解放地建立红色政权,遍撒革命火种。仪陇人民也受到了红色革命的洗礼。张思德踊跃报名参军,先是加入了少先队,保卫乡苏维埃政权,后又正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从此开始了为穷人翻身解放的伟大革命斗争。不久,他加入了共青团。战场上,他勇猛顽强、冲锋陷阵;搞侦查,他深入虎穴、机智果敢。1933年到1934年,在粉碎国民党对川陕根据地的两次大规模围攻的战斗中,张思德英勇杀敌,屡立战功。

  1935年,张思德随部队开始长征。长征中,张思德和战友们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艰难险阻,经受曲折磨练。在过草地的时候,由于环境恶劣、气候变化无常,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没有粮食,就吃野菜野草。在朱老总的倡导下,队伍开始了“尝百草”行动,也就是要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菜、野草,是要冒中毒危险的。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一次,部队在一片水草茂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跑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去,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嘴里,细细嚼了嚼,又咽了咽,味道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过了好一会儿,张思德才慢慢醒来,他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就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关心和爱护革命战友,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红军长征过程中物资匮乏,缺衣少食是常态,而要保证经常的行军,鞋子就必不可少。因走路太多,又缺少补充,很多战士都没有像样的鞋子穿,脚常常被磨破。为了解决鞋子问题,保障行军打仗,同时减轻群众负担,红军学习创新了打草鞋的业务。打草鞋是一项重要的革命工作。可以说能打草鞋、穿草鞋,也是一个能革命的标志。张思德小的时候就学习过打草鞋,在长征中充分发挥了其打草鞋的特长,还练成了一宿能打三双草鞋的绝活。

  历经约一年多的曲折,1936年,张思德所在的部队到达陕北。初到陕北的时候,张思德就用自己攒的布条和麻绳为一个刚从直罗镇战斗中过来的新战士编了一双草鞋,让他感受到人民军队的温暖。部队转战关中长途行军,很多战士的鞋子掉了帮,磨穿了鞋底,只好用绳子绑着走路。在长满蒺藜的崎岖小路上行走,许多人的脚都被扎破了。张思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行军间歇,他发现陕北的马兰草适合打草鞋,于是就用马刀割下马兰草带在身边。晚上宿营后,张思德顾不上休息,连续打草鞋,然后送给急需的战友。后来很多同志都从张思德那里学会了打草鞋,保障了行军。

  1937年春,因他负过伤,张思德被安置在残废军人医院(后改为荣誉军人学校,简称“荣校”)。在“荣校”期间,张思德表现突出。同年10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以后,张思德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心里装的始终是党的事业、群众利益、他人疾苦。工作上,他勇于当先,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减轻群众负担;生活中,他先人后己,关爱战友、帮助群众。(选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色延安的故事》)


扫一扫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