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蝶变乡村行”2024中省媒体 采风活动走进仪陇县
为讲好“三农”故事,进一步挖掘乡村振兴先进典型、总结经验,12月4日—5日,由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二十余家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来到仪陇县双胜镇、铜鼓乡开展了采风活动。
4日下午,采访团来到双胜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调研仪陇县粮油产业发展情况。该园区是南充市级园区,是仪陇县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丘区样板核心区,覆盖双胜镇高升村等7个村,面积1万亩。通过积极探索推广“721”利益联结机制,汇聚多方力量参与园区建设,带动群众增收,2023年,入园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元以上。
随后,采访团来到双胜镇果园村柑橘百亩示范园,调研仪陇县柑橘产业发展及带农增收情况。
双胜镇永久、果园、火红等7个村,建成标准化柑橘示范园基地10224亩,其中标准化示范基地7651亩、农户自建园2573亩。果园村建成标准化柑橘示范基地建成柑橘产业园1340亩、自建园100亩。按照发展“果园子”、鼓足“钱袋子”思路,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村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业主带动、干部跟班、村民拥护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全镇2800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随后,采访团来到仪陇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该中心位于双胜镇永久村,在原双胜中学的基础上,由四川德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川北民居建筑风格,进行了高标准改造,集培训教学、大数据处理、农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是南充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县级服务中心。
12月5日,采访团前往仪陇县铜鼓乡金锅场村,参观稻油轮作高产示范片,了解仪陇县小春生产情况。
该地是今年我县“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和“三大竞赛”建设行动核心示范区,由仪陇县四颗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用于开展稻油轮作种植,面积超1000亩。积极响应市农业农村局指导要求,重点突出两季田高效利用,实现两季丰收。开展新一轮油菜品种比较实验,选育42个品种,面积超过100亩,其中包含省市主推技术品种川油101、德油737、梁杂油39等,因地制宜为我县选择大面积推广品种,保障粮食安全。
随后,采访团前往铜鼓乡龙家店村通过座谈会的方式现场了解了当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龙家店村由原余家坝村、李家寨村合并而成,先后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该村采取“产业共育、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发展模式,依托布碧丝邮寄农业科技公司,联合蚕桑产业核心园2个行政村共同建成蚕桑专家大院、小蚕共育室、养蚕大棚等设施,通过土地流转、提供管理服务、返租倒包桑园160亩,实现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30万元以上。该村坚持把服务设施建好用好,把群众活动做多做优,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公益茶室”1间,建设文化长廊、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阵地。
此次“万千蝶变乡村行”2024中省媒体采风活动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主办,采访团用三天的时间,分别走进成都市金堂县、绵阳市涪城区和南充市仪陇县,一线探访四川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与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亮点举措。
扫一扫用手机打开